为防控疫情,今年春节“非必要不返乡”,“就地过年”成为新倡议。就地过年是否会触发经济就地重启?春节刚过,提前开工的企业有多少?就地过年带来的影响有多大,节后用工荒的情况又如何?《新闻1+1》22日晚连线浙江省义乌市复工返岗专班办公室负责人王国成;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共同关注:就地过年=经济就地重启吗?
义乌市94%的电商已开门
浙江省义乌市复工返岗专班办公室负责人 王国成: 截至到22日17时,义乌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已达65%, 当天用电量达到2020年日均用电量的68%。预计在元宵节这天,9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都能实现开工。 市场提前三天复苏,都已经正常化。快递量在1月份达到7.3亿件,这个量在全国各大城市排名第一, 同比增长182%。到22日为止,已经有94%的电商实现开门,由于电商开门带来快递量进一步大幅增长,昨天的快递量已经达到3300万件,而春节7天是2000万件,所以这个成效非常明显。即使跟2019年相比,这个量也是超过60%以上。目前每天在义乌的人员也超过130万人。
就地过年尽早开工
“今年12个月,干成13个月”
浙江省义乌市复工返岗专班办公室负责人 王国成: 我来算一笔账,外来人员留义过年,我们投入了近2亿元资金,但是也带来了满满的收获。①首先我们多了一个月的时间发展,今年12个月,干成了13个月。以前这个时候可能会在招工,或者在度假,但今年我们已经开工了。②拉动了消费。正月初一有9.8万人去看电影,可以说是一票难求,观影人数和票房都是超过历年的新高,排在全省第一,这是以往是没有的。③特别是工业产值方面,春节期间有20家规上工业没有停工过,目前有950家企业都已经恢复生产,预计一季度的工业产值可以达到170亿元,比2019年增长超过40%。④由于大量的人留在义乌,传统制造业、无缝内衣、化妆品企业的订单量已经排到了6月份。这个成效是明显的,对GDP的正向的拉动肯定比较大。
就地过年的服务和保障可以形成常态化机制
浙江省义乌市复工返岗专班办公室负责人 王国成: 大家今年留在义乌过年之后,义乌对大家的日常生活保障做得非常好,六小行业都能开业,景区、停车场也有一些免费措施,还有子女冬令营等,这些服务和保障可以形成一个常态化机制,让大家感受到留在义乌过春节可能比回家乡过春节更好。
节后复工,不少地方采取给红包,包专列等方式来激励员工,继续招工,而这份用工方的诚意背后,也反映出多年来春节过后的“缺工难题”。虽然今年春节“就地过年”政策留下来很多外地员工,但是用工短缺的现象依然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