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这个冬天究竟有多冷?景象数据敷陈你……
“又发寒潮预警了”“冷到视线恍惚了”……新年伊始,冷空气就起头组团影响我国,“冷”成为一个热点话题。这个冬天究竟有多冷?多地显现的低温低到什么水平?本年冬天为什么会这么冷?寒潮频发与全球变暖是否矛盾?对于这些人人关心的问题,今天让我们来听听景象学家是怎么说的。
1月7日,北京市民体验泼水成冰。
寒潮影响局限广风寒效应显着
入冬以来(2020年12月1日至今),已有3次强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离别显现在2020年12月12日至14日、28日至31日以及2021年1月6日至8日。受大局限寒潮影响,2020年12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为2013年以来同期最低。
稀奇是2020年12月28日至31日及2021年1月6日至8日,我国显现两次大局限寒潮天色过程,影响局限广、强度大、风寒效应显着。据中央景象台监测,2020岁尾的寒潮过程降温幅度8℃以上的面积跨越400万平方公里,降幅12℃以上面积达175万平方公里;2021年1月上旬的寒潮过程降温8℃以上的面积达到250万平方公里,降幅12℃以上面积有40万平方公里。
本年1月上旬的寒潮天色过程与前次寒潮以及2016年1月两次寒潮过程比拟,因为前期受一连冷空气过程影响,根蒂气温较低,固然降温幅度不及前两次过程,但江南北部及以北大部区域、西南区域东部最低气温低于前次过程;秦岭-淮河以北区域最低气温低于2016年1月过程,尤其是华北、黄淮北部偏低1~4℃。此次过程的最低气温0℃线和-10℃线位置与前次过程接近,不及2016年1月。
中央景象台副主任魏丽介绍,比拟之下,发生在2016年1月21日至25日的寒潮曾被称为“BOSS级寒潮”或“世纪寒潮”。受其影响,中东部部门区域最大降温幅度达12~18℃,气温0℃线南压至华南中部,最低气温-10℃南压至长江中粗俗沿江,雪线南压至广州及珠三角一带,为有景象记录(1951年)以来最南端,广州城区显现有景象记录以来第一次降雪。
多地低温频仍刷新汗青极值
据统计,入冬以来,全国平均气温为-4.4℃,较常年同期气温(-3.8℃)偏低0.9℃,为2000年以来同期第四低、2013年以来最低。
1月7日早晨,北京大部区域最低气温在-24℃至-18℃,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19.6℃,为1966年(-27.4℃,1966年2月22日)之后冬季最低值。
据北京市景象局副局长梁丰介绍,当日,全市20个国度级景象站最低气温均在-18℃以下,有10个站最低气温跌破1月上旬汗青同期极值。客岁12月1日至本年1月6日,全市平均气温为-5.2℃,较常年同期气温(-3.2℃)偏低2℃。1月6日起头,北京石景山、通州、顺义、昌平、霞云岭、上甸子共6个国度级景象站跌破建站以来汗青极值,怀柔站追平建站以来汗青极值。
我国多地低温极端性颇为显著。在寒潮天色影响下,1月7日,济南最低气温低至-18.3℃,打破本地1月上旬最低气温记载,在1951年以来排第三冷,仅次于1953年1月17日(-19.7℃)、1951年1月12日(-19.2℃);天津最低气温也达到-19.9℃,破本地1月最冷记载,也是1967年来天津显现的最低气温;呼和浩彪炳现-30℃的低温,是本地1972以来最冷的一天;石家庄、郑州、银川最低气温低至-15℃、-11.1℃、-23.1℃,这也是近年来少见的。1月8日早晨,上海徐家汇(-7.1℃)、南京(-8.1℃)、杭州(-6.4℃)、合肥(-11.0℃)、武汉(-8.5℃)、南昌(-4.0℃)等地均显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
据中央景象台监测,受1月6日至8日的寒潮天色带来的降温影响,最低气温0℃线位于贵州南部、湖南南部至江西中部、福建北部一线,最低气温-10℃线位于陕西南部、河南南部至江苏中部;北京、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市共计60个景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冲破或达到建站以来汗青极值。
受2020年12月底的寒潮天色影响,中东部大部区域温度下降幅度大、气温低。寒潮时代,北京最低气温为-12.7℃,上海为-5.9℃,武汉为-7.6℃,长沙为-3.5℃,广州为1.8℃;北京佛爷顶(-26.4℃)、山西太原(-20.6℃)、湖南衡山(-15.9℃)、江苏淮安(-11℃)、上海浦东(-6.2℃)等20个国度级景象观测站达到或跌破本地12月汗青气温极低值。
冷空气频仍侵扰的背后是复杂的天气配景
为什么会冷成如许呢?国度天气中心天气展望室研究员袁媛认为,入冬以来,欧亚中高纬被“西高东低”的经向型大气环流所掌握,东亚冬季风偏强,且如许的大气环流形势在2020年12月月内根基没有太大转变。“西高东低”经向型环流持续和冬季风持续偏强是入冬以来中东部大部区域气温偏低的直接原因。
此外,赤道中东宁靖洋比来即将达到峰值的拉尼娜现象和秋季北极海冰偏少是两个不容轻忽的旌旗。从监测情形来看,赤道中东宁靖洋的非常冷海温依然存在,这也表明赤道中东宁靖洋持续维持拉尼娜状况。综合近期赤道宁靖洋海洋大气环流实况、国表里天气动力模式及统计方式展望究竟,估计赤道中东宁靖洋冷水状况将持续维持,并将形成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且将持续整个冬季。
“在天气变暖趋势下,拉尼娜相当于海气互相感化的波动,它是在大的偏强、偏高状况下的小扰动,不会从基本上改变整个天气转变的变暖趋势。”国度天气中心副主任巢清尘说,受到全球天气系统转变影响,全球平均气温包罗中国的全国平均气温近年来示意出持续偏高的趋势。2020年是厄尔尼诺次年,也是拉尼娜成长年,上半年首要受到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半年稀奇是自12月以来受拉尼娜状况影响全国大部门区域气温偏低,但整体来看,全球平均气温及中国气温依然处于汗青高位,施展出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汗青统计剖析表明,在多数的拉尼娜年冬季,欧亚中高纬大气环流经向度较大,影响我国的冷空气运动比常年加倍频仍,且强度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区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也较大。
而2020年9月北极海冰非常偏少,为汗青第二少。已有研究指出,9月北极海冰偏少有利于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偏强,从而使得东亚冬季风偏强。
袁媛认为,总的来看,导致今朝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西高东低”的经向型环流和偏强的东亚冬季风,拉尼娜和秋季北极海冰偏少为本年冬季风偏强供应了主要的配景前提。
全球变暖总体趋势没变但会有冷暖波动
凭据世界景象组织2020岁尾发布的《2020年全球天气状况》暂时申报,天气转变仍在持续,2020年或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鉴于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留时间较长,地球在将来几代人的时间里将进一步变暖。
世界景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透露,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年)水平凌驾约1.2℃。创记载的平坦年份平日与强厄尔尼诺现象同时发生,2016年就是如斯。我们履历的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温有降温感化,但还不足以遏制客岁的高温。尽管有拉尼娜前提,但客岁已经显现了接近汗青记载的高温,与之前2016年记录相当。
我国仍是全球天气转变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之一。从曩昔几十年全国冬季平均气温的汗青序列来看,我国整体呈增暖趋势,而且20世纪80年月以来,多数冬季气温都较常年同期偏高。
个中,有两个冷的细节值得存眷:一个是威力大的寒潮络续显现。寒潮天色一再显现在多个年度的“国内十大天色天气事件”中,如2020岁首冬寒潮暴雪天色袭击东北致部门区域受灾、2018年1月底寒潮侵袭中东部激发暴雪、2016年1月“世纪寒潮”来袭、2015年11月下旬北方遭遇寒潮中东部开启“速冻”模式等。此外一个是极端低温事件频次削减。据《中国天气转变蓝皮书(2020)》统计,1961年至2019年,我国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次呈显著削减趋势,平均每十年削减239站日。2019年我国共发生极端低温事件39站日,较常年值偏少228站日,个中西藏聂拉木日最低气温为-21.7℃,显现在1月29日,冲破低温汗青极值。
国度天气中心主任宋连春认为,从更深层看,全球变暖的总体趋势没有变,然则在此趋势上会显现年际标准上的冷暖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