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240余枚!福建首次发现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萍踪群
1月12日,福建对外发布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发现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萍踪群,距今约8000万年,今朝已清理出恐龙萍踪240余枚,这不光是福建省内首次发现恐龙运动记录,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萍踪群。
据初步勘探,该化石产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今朝清理出恐龙萍踪240余枚,个中包罗植食性蜥脚类、大型鸟脚类、小型鸟脚类、肉食性大型三趾型兽脚类、两趾型恐爪龙类、小型兽脚类等至少8种,这些萍踪尺寸长度为8厘米至55厘米不等,个中多种恐龙萍踪留存精巧,印迹清楚。同时,地层剖面还留存了波痕、虫迹、泥裂、微生物等雄厚的地质遗迹组织,显露出恐龙在湖畔运动的场景。
凭据专家介绍,该发现对福建省的恐龙化石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对研究闽西距今约8000万年晚白垩纪时期的古情况、古地舆、古生态都有非常主要的意义。同时,此次发现对全球白垩纪晚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多样性研究也具有重大意义。
据认识,恐龙化石的留存需要一连的陆相沉积岩。福建省东部因为燕山活动,被大量火山岩笼盖,只有闽西和闽北有少量晚白垩世红层。并且这些红层零星分布在白垩纪华东南区域的大量断裂带之间,对照涣散破碎,是以发现恐龙化石的难度很大。
然则考前人员在闽西红层盆地中发现了大量植物化石和一些双壳类化石,经地化剖析证实其时的古情况恐龙是能够生存的。凭据相关线索,2020年11月7日,福建与中国地质大学构成的结合考查队在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村发现晚白垩世恐龙萍踪群化石。
今朝,福建省相关部门已启动对这片恐龙萍踪群的珍爱立项,在保障相关科考顺利进行的同时,防止露天风化和认为损坏。(总台央视记者 魏明 郑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