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目:让学生抽茅台并冒“疫”取货:谁组织的都不当
文|李哲
这两天,网曝“辽宁一高校疫情时代组织学生抽低价茅台并出校取货”的新闻,激发社会存眷。
据封面新闻报道,有辽宁告白职业学院学生称,客岁12月6日起头,班长传达学生处通知,要肄业生实名注册某连锁超市APP,然后去抽1499元一瓶的茅台酒,“所有班级有800多人列入,100多人中奖。”本年1月8日,班长通知,中奖者9日上午乘坐学校专车去商场取酒,交回学校后,可获得50元奖励。但遭到微博曝光后,班长紧要通知住手取酒动作。
对此,涉事学校学生处负责人回应,学校没有这个事儿发生,“或者有学生组织运动,想外出,我们没赞成”。还称,找了谁人被截图的班长,“他们是自发想出去取酒,或者是学生本身的运动,学生能够获得一点优点,但不是学校组织的。”
从爆料的群聊截图、订单情形和校方负责人回应看,让学生抽低价茅台并试图去取货,应该确有其事。只不外,事实是校学生处主导的,照样个体学生干部“假传圣旨”组织的,仍待查证。公家也不妨给实情一点时间。
能够一定的是,组织学生抽低价茅台,岂论是谁所为,都是对学生的欠妥行使——谁都无权在司法与校规外,给学生附加不合法的义务。
“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在教育范畴内,学生的主体性与自立权更应获得尊敬,而不是被视作取利对象,抑或是随意被裹挟。
也正因如斯,此前爆出的某些新闻,如“校长组织学生拍戏取利”、“导师行使学生劳务费的形式套取科研经费”、“班干部行使学生证件去骗贷”等,都已获得了响应的处理。
让学生凑人头去抽取低价茅台,无异于视学生为对象。这阵子白酒概念股切实很火,网上显现了一批“抢茅大军”。但谁都不克裹挟学生意志,让他们成为茅台倒卖好处链上的对象。
▲网曝聊天界面截图。图片起原于收集
诚若有网友所言,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学生来学校是来进修的,不是来被行使的。打着“学生会”名义要肄业生介入倒卖茅台、酿成黄牛的一份子,也是损害其权益。
更况且,就在近段时间,沈阳的零星披发疫情备受关切。当此之时,防疫要防微杜渐、守住每一个关卡。如有人组织学生集中冒“疫”出校取货,无异于跟防疫要求反着来。
就眼下看,显然有需要查清,此次运动究竟是谁组织的。岂论是谁所为,都属于违规把持。若真的有学生拿着鸡毛当令箭,冒用“学生会”名义行使学生抽低价茅台,那也弗成允许。
值得注重的是,有关负责人一边说,网上传的信息都不属实,一边又说是学生组织的运动,言语间认可有此事,而“群聊截图”、多位学生陈述、纸质中奖名单也摆在那,这不免被视作自相矛盾。
疫情时代让学生抽茅台并试图外出取货,是对他们的“对象化”行使。无论运动由谁组织,都显着不当,也都需要获得依法依规处理。
□李哲